汽车共享行业的投资机遇、挑战与影响
汽车共享,即指许多人合用一辆车,即开车人对车辆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伴随共享经济浪潮的来临,新兴消费群体的崛起,环保观念的深入人心,汽车共享的概念 已经相当普及,成为城市出行的新风尚。城市居民出行机动化率不断提升,而出租车数量停滞增长,消费者的出行需求未被得到完全满足,加之限购限行加深了城市用车供需矛盾,消费者观念转变,未来汽车共享市场将迎来巨大 的发展机遇。
广义的汽车共享市场,包括了长租、短租、专车、拼车、分时 租赁、P2P租赁等,其中长租和短租属于传统的共享出行交通业态,主要由前述汽车经营性租赁公司提供,专车、 拼车、分时租赁、P2P租赁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新兴移动出行模式。
2012年易到用车的成立,标志着汽车共享市场新兴移动出行模式在中国的萌芽。2012 年快的、滴滴先后上线,随后强强联手,则标志着网约车市场开始发展壮大; 2014年Uber进入中国,并与2016年被滴滴合并,网约车市场格局被重新洗牌。来自传统行业的挑战、用户的质疑和政策的不确定性,始终伴随着整个网约车市场的发展。2016年7月《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网约车合法化”终被认可。截至2016年底, 网络预约出租车用户规模达2.25亿,在网民中的占比为30.7%;网络预约专车用户规模为1.68亿,在网民中占 比为23.0%。
除了网约车之外,汽车共享生态里不断涌现并发展壮大其他新兴业态。打车应用的狂潮刚过,P2P租车(个人对个人的私家车直租模式)于2013年在中国异军突起。随着 PP租车在中国市场上线,一步用车、联程共享、途客思共享租车、位位租车等P2P租车平台与速锐得科技硬件战略合作,快速落地的分时租赁模式开始在中国涌现出来。 目前,P2P租车企业主要靠融资以获得资金来源,用于扩大经营范围和获得更多的用户。其中,PP租车融资金额相对最高,2015年9月,PP租车获得5亿元的融资,是 P2P租车市场中最大的一笔融资。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汽车厂商、车联网企业、互联网企业纷纷借势进入这一领域。虽然手机移动支付和互联网O2O线下发展模式日趋完善,但从私家车车主意向、私家车安全保障、交通安全、租客诚信等方面来看,P2P租车市场目前还面临许多发展困境。P2P租车目前的市场参与者主要是创业型公司,尚处于市场培育期,未来前景广阔。
近两年,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力的分时租赁(以小时或天计算提供汽车的随取即用租赁服务)市场也逐渐升温,各地积极布局新能源分时租赁行业。目前,国内已有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超过20个城市开展了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涉足汽车分时租赁领域的公司共有30多家,其中已获得融资的有15家以上。经过近两年的市场试水,分时租赁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停车点分布较少,取车、还车不便,大部分需要押金、产品出现问题,用户认证等待时间较长,保险和赔付问题尚不明确,维护运营成本高等,接线的TBOX普遍存在烧车,线路短路、电气故障安全隐患大,其中一些问题可以通过企业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来解决,而停车点分布少的问题则受城市停车位紧张的掣肘,需要得到当地政府配合协同。
汽车共享市场的蓬勃发展,对汽车产业链上的各参与者也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传统汽车产商来说,汽车共享提高了车辆的使用效率,反过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统汽车产生整车的销量。为应对汽车共享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传统汽车厂商开始布局汽车共享领域。在国内,自主品牌吉利、江淮、奇瑞、北汽、御捷、正道等新能源汽车等纷纷通过专车或分时租赁的方式参与汽车共享。一方面充分发挥其车源优势,可以降低车辆使用费用;还可以针对移动出行平台研发特定车型;此外还能借助移动出行平台推广自身品牌。
对于传统出租车公司和租赁公司来说,网约车抢占了其部分市场。另一方面,为应对汽车共享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出租车公司进入网约车市场,汽车租赁公司也纷纷转型进入专车市场。2015年“首汽约车”APP正式推出;2016年,大众嘉通集团旗下“大众出行”平台正式上线;实力雄厚的租车公司如神州租车、一嗨租车等纷纷成立自己的专车平台;资金实力相对薄弱的中小租赁公司则通过与网约车平台合作的方式实现业务转型。
汽车共享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也给金融机构带来了新的市场空间。汽车金融机构需要结合汽车共享的新业态,不断进行金融产品创新,以满足汽车共享市场参与者的金融需求。比如可以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由融资租赁公司批量购车,汽车共享平台每月支付租金,一方面可以减轻现金流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快速扩充车队规模。